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铭科科技|危废处理面面观:2000亿大市场背后暗藏短板

时间:2018-01-03 16:43   来源:未知

       尽管近年来的市场热度不断攀升,甚至火爆一时,但危废行业尚处于散、小、弱格局,面临着市场较分散、大部分企业处置能力较低以及产生量与处理能力分布不均等问题。
 

危废处理面面观:2000亿大市场背后暗藏短板
 


  危废最近几年持续升温,产生量呈逐年增长态势,在资本的刺激下,成为环保市场的一块“香饽饽”。业内预计,“十三五”期间,危废行业的市场空间可达2000亿元。
 
  就行业总体趋势来看,行业并购增加,集中度提升,国企背景的固废行业龙头受益;从技术看,无害化占比提高,焚烧项目加速;水泥窑协同处置为新兴补充;从模式看,厂内、园内处置专业化,危废企业提供减量化、EPC咨询等服务。
 
  国开证券分析师认为,由于危废行业壁垒较高,经营资质审核时间较长,因此外延并购往往成为上市公司跨界进入危废行业的首选。2017年共发生危废行业并购20多起,这一趋势或预示着危废将成为环保行业的下一个风口。
  
  危废行业的高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产业资本、国企、上市企业等不断涌入市场。从年初至今,环保上市公司危废行业并购案例就有近20起,涉及交易金额约50亿元。但是,行业高速发展带来的过度投资现象也引起了业内忧虑。
 
  业内分析认为,国家政策对危废处理技术优先应用和处置模式导向模糊、缺乏对各种技术和处置模式环境影响差异性全面分析,各种处置手段、各种优劣技术共存的无序市场竞争,阻碍了行业中拥有对环境更友好技术的企业生存发展空间。
 
  “危废行业处在初级阶段向快速发展的过渡期,企业快速加入,但处理规模普遍较小。”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永鹏说。
 
  李永鹏指出,全国危废企业近3000家,持证企业平均资质规模不足3万吨/年,十大龙头企业总的市场占有率甚至不到10%,危废处理行业整体呈现“散、小、弱”的特点。此外,行政区域性特点明显,处置能力高度分散。
 
  具体而言,由企业自行制定危废产品的各种标准,在评估对人体、环境等潜在危害方面并不统一,市场上各种号称资源化的手段良莠不齐,阻碍了以环境友好为导向的先进技术的应用,有碍良性公平的市场竞争。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也曾表示,政府定价是经过一定的成本测算的,既然危废企业还有如此高的利润,那要么是当初测算的价格偏高,要么就是危废处理企业没有进行认真地施治。现在看来,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
 
  宏观层面上,我国危废处置需求较大,潜在市场发展空间可观,但危废实际处理量和许可证处理量差距很大,许可量泡沫较大。业内呼吁,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出台以环境友好为导向的资源化工艺优选的配套政策以及环境友好型资源化产品标准,“而不是由行业、企业自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