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铭科科技|巧解垃圾分类难题,这十大城市交出亮眼成绩单

时间:2018-01-03 17:00   来源:未知

生态文明建设,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国在垃圾处理方面,资源利用率不高,处理更为困难。在此背景下,垃圾分类的推广成为了解锁前端分类难题的密钥。垃圾分类对于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2017年,又一年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中,我国各大城市以不一样的方式演绎着“垃圾分类”带来的变革。



巧解垃圾分类难题 这十大城市交出亮眼成绩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还在持续增长。垃圾分类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解决好垃圾分类问题,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需要制度化、规范化的资金保障体系,也需要付诸久久为功的行动中。2017年,我国各大城市在推进垃圾分类的工作中,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创新垃圾分类的模式,给环境带来了非常明显的改善。
 
  北京:开启“干湿分离”新模式
 
  自2月开始,北京逐步推广垃圾分类“大小桶”模式,实行“干湿分离”的垃圾分类新模式,大大提高了北京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3月,北京市正式开始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行动,目前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已全面启动。垃圾分类试点片区的创建将从今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十三五”末。每区至少有一个街道参与试点,其他街道至少有一个社区作为试点。在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的同时,全市还将考核示范片区厨余垃圾分出率。据了解,示范片区覆盖率2018年将达到30%,2020年达到90%。随着圾分类示范片区的建设,北京市的垃圾分类将得到进一步普及。
 
  上海:建立“绿色账户”
 
  江浙沪是我国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进展较快的区域。其中,上海市在推进垃圾分类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机制,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上海通过刷卡领积分的方式建立起“绿色账户”,鼓励居民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的队伍之中。据上海市副市长时光辉介绍,目前上海有500万户居民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其中400万户有“绿色账户”。同时,上海今年底党政机关强制分类已基本覆盖。上海垃圾分类的绿色队伍正在不断壮大,为城市的文明建设添得亮丽之色。
 
  杭州:凝聚多方合力共治
 
  2003年,浙江省揭开垃圾分类的序幕。杭州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也有7年之久,政府层面的法律、制度为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形成了一定保障,公众主动参与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叠加企业的积极配合,杭州正在形成越来越强有力的政府、企业与公众共治的合力。
 
  2017年,随着《杭州市生活垃圾治理“十三五”规划》、《关于推进杭州市“五废共治”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的相继落地,杭州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又跨上了新的台阶。为破解“垃圾围城”难题,杭州打响了以垃圾分类处置为重点的“五废共治”硬仗,扎实推进九峰环境能源项目,第二工业固废处置中心建成投用,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同时,杭州还在218个分类小区开展“定时定点”投放试点,探索垃圾分类模式。
 
  南京:形成积分激励体制
 
  江苏南京不断加强科学处置,提升分类有效性。在南京,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南京在各辖区通过以积分兑换物品的方式,找到了垃圾分类的突破口,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垃圾分类积分激励体制。
 
  根据住建部消息,目前,南京已有560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通过验收,农村垃圾分类工作也将启动,力争为每一种材料找到再利用的渠道。目前,南京生活垃圾已实现100%无害化处置。现在,南京正在加快推进餐厨垃圾终端处理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的终端处理环节。
 
  厦门:构建全方位资金保障体系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仅关系到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城市形象,也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最基础的工作。垃圾分类的“厦门实践”在全国领先,更获得住建部点赞,其背后是各级政府部门与厦门市民的辛勤付出以及财政资金的保驾护航。
 
  来自厦门市财政局消息,今年以来,该局不断优化资金投入结构,在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各个环节加大投入,逐步构建起全方位的资金保障体系,助推全市垃圾分类工程。2017年总投入资金规模达5.32亿元。厦门正在通过“互联网+”技术建设智慧环卫信息化平台,促进垃圾分类体系与垃圾收运体系的深入融合,实现垃圾源头追溯,逐步建立起“垃圾分类直运”的模式。
 
  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生活垃圾分类氛围,基本形成了“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格局。垃圾分类工作已成为厦门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实践。
 
  广州:勾勒“城市矿产”蓝图
 
  广州市拥有1800万人口,每天产生2 .6万吨垃圾,而这样庞大的垃圾量何去何从?破解“垃圾围城”的窘境,核心环节还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处置得当,资源化再利用,不仅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也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广州将垃圾作为“城市矿产”进行长远规划。
 
  广州市围绕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这一目标,学习借鉴国际先进城市成功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了“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要分开”的生活垃圾分类原则,确定了“先减量、分类回收、资源化利用,后无害化焚烧、生化处理、填埋”的垃圾分类处理技术路线和“原生垃圾零填埋、资源回收全利用”的垃圾分类处理目标,探索出社区“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垃圾分类模式,强化了全流程管理的质量监督工作。
 
  今年下半年,广州市公布100个生活垃圾分类样板小区名单,同时下发《广州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生活居住样板小区标准》,再度推进了生活垃圾分类的精准化。
 
  深圳:各区共铸“深圳样本”
 
  深圳是全国最早提倡垃圾分类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国首个对垃圾分类进行顶层设计的城市。对于垃圾分类的开展,深圳多措并举,正在探索生活垃圾分类的“深圳样本”、“深圳模式”。在深圳市八大类生活垃圾大分流处理体系之下,深圳市各个区也在不断探索和推进属于自己的特色模式。
 
  深圳宝安区正借力科技网络平台,建构全民垃圾分类时代。在新科技的配合下,宝安积极探索的物联网+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蓄势破局;罗湖区牢牢抓住“前端分类”与“末端处理”两个关键环节,改变了以往前端分类投放后端处理杂糅的状况,细化了分类与处理的流程,形成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完整链条;盐田区实行“三分类”的垃圾分类方法,截至今年5月,全区228个住宅小区(城中村)已全部开展垃圾减量分类工作,盐田率先实现了公共餐饮垃圾资源化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有害垃圾安全处理率三个100%。
 
  在垃圾分类工作上,深圳不仅在不断推进宣传教育基地的建设,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而且还在着力探索研发生活垃圾超高压分质和干湿分类减量资源化技术与工艺,提高资源回收效率,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太原:跑出垃圾分类“加速度”
 
  太原市把实施垃圾分类处理作为推进环卫事业转型、实现垃圾处理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分类处理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法规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创建了垃圾处理取得了初步成效。垃圾分类,太原跑出了加速度。
 
  在居民垃圾分类上,太原把“互联网+”与公司运作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垃圾分类与垃圾收运系统的效率。垃圾是可再生的资源,分好类的垃圾如得不到有效的处置和回收利用,垃圾分类将毫无意义。因此,在终端处理上,太原市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厂等项目的建成投产,同时,推进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夯实了基础设施建设。
 
  长沙:前期、中期、终端有机衔接
 
  长沙通过垃圾智能分类,信息化管理和积分兑换,调动居民积极性,大力推广垃圾分类试点。
 
  长沙建立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大件废弃物、旧衣物、有害垃圾等五类垃圾分类体系,其中可回收垃圾由智能分类回收机和专业环保公司实现分类收运。长沙通过与大中型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签订餐厨垃圾收运处置合同、升级环卫设备,做到前期分类投放、中期分类收集运输、终端分类处理的有机衔接,真正推进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长沙市两型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谢湘明介绍,今年智能生活垃圾分类将推广到50组,大约能覆盖2万左右的居民使用。
 
  郑州:步入垃圾分类管理时代
 
  今年7月,随着《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017——2020)》的通过,郑州将步入垃圾分类管理时代。方案提出,2017年底前,郑州市计划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社区50个。
 
  郑州市的垃圾分类以“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种分类实行。在“智能垃圾箱”的使用和积分兑换的方式相结合的基础上,居民正在养成分类投放的习惯,在末端分类处理的跟进下,各区政府正在建设垃圾分类直运体系,实行分收分运,避免了“前端细分类,后端一锅烩”的现象,郑州的垃圾分类制度正在不断完善。随着分类工作逐步推广,以后垃圾分类可逐步向细分、精分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