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报道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大事件报道 >

黑糖检出丙烯酰胺 适量食用无需恐慌

时间:2016-02-23 16:20   来源:未知

如今,黑糖(就是颜色比较深一些的红糖)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以此为原料制作的黑糖饼干、黑糖曲奇、黑糖蛋糕等食品也广受消费者好评。但近日,台湾有媒体报道称,备受推崇的黑糖中含有大量致癌物丙烯酰胺。黑糖中为什么会有致癌物?

 

适量食用黑糖无需恐慌

 

报道称,台湾媒体检测了19个黑糖相关产品,发现所有样品均含有丙烯酰胺,最高的一个号称“传统制作”的黑糖样品达到2740微克/千克。

 

动物实验表明,丙烯酰胺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不过,目前人类中的研究尚未确认丙烯酰胺的摄入量、相关生化标志物水平与多种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因此,还不能说只要摄入丙烯酰胺,就一定会增加致癌危险。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限定标准,一个体重50千克的女性,每天丙烯酰胺的安全摄入量是9000微克。如果喝一杯200克的黑糖水,按10%的糖计算,黑糖的量为20克,摄入的丙烯酰胺数量为548微克,距离9000微克的限量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无需恐慌。

 

丙烯酰胺如何产生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农家按传统方式制作的黑糖,却含有那么高水平的丙烯酰胺呢?

 

其实它是食物发生“美拉德反应”时的一个副产物,而这个反应是食物加工烹调产生香气和深浓颜色的关键。只要食物中同时含有碳水化合物(淀粉、糖)或脂肪,以及蛋白质,那么无论是煎、烤、红烧、油炸等烹调操作,还是食品加工时的加温处理,都可能会发生这个反应。研究发现,对同一种食物而言,油炸、烤制时食品越薄,受热温度越高,受热时间越长,烹调加工之后颜色变得越深,美拉德反应发生就越剧烈,产生的丙烯酰胺也就越多。

 

在传统民间的手工制糖工艺中,会把甘蔗碾碎取汁,然后长时间地熬煮糖汁。糖汁不断地浓缩,颜色逐渐变红,乃至变黑,散发出浓浓的香气。很多地方传统特产的“土糖”都有颜色重、味道香的特点,而这种令人陶醉的特殊香气和很深的颜色,正是美拉德反应强烈发生的结果,因此其中会检测出丙烯酰胺。

 

营养平衡适量吃糖

 

虽然适量吃黑糖并不会致癌,但毕竟丙烯酰胺属于“疑似致癌物”,比较明智的选择是注意控制这种物质的摄入量。除了黑糖,常见的食物丙烯酰胺来源,包括焙烤、油炸、煎烤、膨化等食品,也包括日常炒菜、红烧等烹调方法。新鲜蔬菜水果本来含丙烯酰胺微乎其微,但经过煎炒油炸,含量就明显上升。比如说,土豆泥的烹调方法丙烯酰胺很少,但油炸成薯片之后就上升到原来的47倍。

 

那么我们还能健康吃糖吗?还是那句话,看“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天把膳食中的添加糖最好限制在25克以下,至多不能超过50克。这个限制当中,不仅包括白糖,也包括了黑糖、红糖。

 

总之,黑糖尽管没有那么神奇的保健效果,但也并不是毒药,仅仅一杯黑糖水也不会造成丙烯酰胺摄入过量。如果想吃点加黑糖的甜食,那就要提醒自己远离煎炸食物、饼干蛋糕、锅巴薯片之类零食,烹调温度适当降低,在保证食物达到可食状态的前提下,烹调时间尽量缩短。